1948年黄维战败,被俘后强烈抵触改造,27年后才幡然醒悟,为何?
前言
众所周知,在经历了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之后,我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,并且还成功俘虏了不少其军队的高级将领,而身为国民革命军第12兵团司令长官的——黄维,也是其中的一员。
但是与其他大多数被俘的国军将领不同的是,黄维在被送往北京功德林的战犯管理所之后,一直不服从“思想改造”,是一位出了名的顽固分子,并且直到27年后才彻底悔改,随后在1975年,作为最后一批特赦战犯被释放出来。
在被特赦之后,黄维便开始致力投身于有关国家文史资料的研究,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不说,更是在1989年的时候,被台湾当局邀请留台访问,不过就在黄维准备动身前往台湾的时候,意外却发生了......
一、战败被俘——被列为战犯关押
说起这位被关押了27年之久的传奇国军将领——黄维,就不得不提当初的淮海战役。
展开剩余94%时间回到1948年的11月,当时黄维接到“剿共”总司令的——刘峙的命令,要他快速到徐州支援之后,就率领着号称国军“中原第一王牌”的12兵团,从驻马店出发,一路途径蒙城、宿县(今安徽宿州)向徐州靠拢。
不过就在11月20日,黄维领兵到达浍河以南地区之时,突然发现解放军已经攻占了浍河沿岸的阵地,眼看着继续前进实属不易,所以黄维便下令大军进驻南坪集,在此建设阵地。
可是令黄维意想不到的是,此时解放军趁黄维的主力军调走,蒙城防御力不足的情况下,发动了一场猛烈进攻,最后蒙城成功的落入了我军之手,而黄维12兵团的退路则是被完全切断,彻底陷入被解放军30大军彻底包围在原宿县双堆集。
当时我军的高级将领,如刘伯承、陈毅等人,一方面为了大幅度减少战争对广大同胞造成的影响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黄维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卓越贡献,对他起了爱才之心,所以纷纷向他发来了劝降信,但是最终都被拒绝。
于是双方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场大战。
在被我军围困的那一段时间,蒋介石下令黄维固守待援,不过黄维穷尽了各种作战方法,甚至使用了糜烂性瓦斯弹和窒息性瓦斯弹等化学武器,也没能成功阻挡阻挡住我军进攻的步伐。
眼看着解放军的炮弹都已经打到黄维司令部的门口了,黄维第一次,也是最后一次违抗了蒋介石的命令,决定下令让兵团分散突围,并对蒋介石派来传话的空军副司令王叔铭说:
“请报告总统,我的计划已经无法改变。”
于是在1948年12月15日的时候,除了副司令员胡琏成功逃脱之外,12兵团全军覆没,而身为司令员的黄维也就这样被我军俘虏。
由于在这场战争中,黄维违反人道主义的使用了毒气弹这种化学武器,所以说在战后,他便被列为战犯,进行了专门的关押,等候军事法庭对他的审判。
二、拒绝改造——成为顽固分子代表
不过黄维被俘之后,那是相当的倔强,无论我军怎么对他进行思想工作,他始终是宁死不降,即便战败也是一心要与国民党军队共存亡,甚至在当时有一名解放军记者采访他,问他为什么不投降之时,黄维突然起身拍桌大吼到:
“我为什么要投降?只有战死的烈士,没有苟活的将军,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,我要战斗到一兵一卒......”
由此可见黄维的思想到底有多么的顽固。
于是在解放战争结束后,根据毛主席的指挥政策,黄维便和其他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,一起被送到了北京功德林的战犯管理所里,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。
不过与其他老老实实接受改造的战俘不同的是,在刚入管理所的时候,黄维就开始跟管理人员针锋相对,先是大声质问工作人员:
“日本战犯都不需要劳动,我们即使有罪也比不上日本人吧,为啥我们要劳动?”
说得那叫一个有理有据,直接让管理人员哑口无言。
而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,王耀武、杜聿明等人,纷纷对自己曾经做下的错事愤恨不已,并且写下了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悔过书,唯独黄维不仅不进行反思,还不肯承自己有过错误。
并且还一直狡辩称,他们之所以会败,完全是指挥的一时失误,导致的军事上的战败,如果从头再来的话,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。
除此之外,面对着一些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,主动进行思想改造的昔日同僚们,黄维也是经常通过大声吟诵文天祥的《正气歌》和于谦的《石灰吟》等,对他们进行嘲讽和挖苦。
总之,黄维在管理所里,那是坚决和管教人员唱反调,一度成为了难以改造的顽固分子代表,让所有人都很是头疼。
不过管教人员虽然头疼,但是也没有放弃对黄维的思想改造,因为他们的心里都清楚,黄维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,只是受到了太多封建思想的荼毒,导致的“愚忠”罢了
三、书生意气——过于执着的原因
其实黄维在还没有考入黄埔军校之前,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坚决地抵制共产主义,反而在一定程度上,黄维还可以说是一名共产主义的拥护者,至于笔者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,还要从1924年说起。
在1924年的时候,在家乡学校担任教员的黄维,因为在学校宣传共产主义思想,得罪了不少有钱有势的本地乡绅,所以无奈之下,20岁的黄维只能被迫离职,选择远走他乡。
当时恰逢孙中山在广州大力筹办黄埔军校,所以黄维就想着前去报考,然后就在途径南昌的时候,遇到了一位比他大4岁的青年——方志敏,也是来报考黄埔军校的,两人一见如故,聊得很是投机,便逐渐以兄弟相称。
后来在方志敏的安排之下,黄维还结识了当时中共江西地下省委负责人——赵醒侬,更是经过赵醒侬的介绍,顺利的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,与陈赓、徐向前等人成为同班同学。
由此可见,当初的黄维其实还是比较偏向共产主义的,不过由于一些个人方面的原因,在进入黄埔军校之后,黄维最终没能选择加入到我党的队伍,而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。
至于这个人原因,则是因为黄维从小接受的教育,基本是都是儒家的传统教育,以至于他虽然接触了不少的先进思想,但是骨子里还是有着浓厚的儒家思想的烙印,所以黄维的性格总体来说,是属于那种书生气十足,而且还比较墨守成规的。
因此在进入黄埔军校后,在其长期的政治教育下,黄维的思想便从只有“三民主义”可以救中国,慢慢的转变成了只有国民党才是“正统”的错误方向。
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,黄维的这种儒家的传统思想,却很符合蒋介石所推行的“君臣之道”,所以说在入校后不久,黄维便因自己这独特是个性,逐渐引起了蒋介石的关注。
外加上黄维做事严谨、能力突出,在讨伐国民党的两次东征和讨伐直系军阀——孙传芳的战斗中,多次立下赫赫战功,所以说蒋介石对他很是欣赏,并且开始逐渐加以重用。
而面对着蒋介石的赏识,黄维一直都认为这是“最高长官”给予他的恩德,所以说为了报答蒋介石对他的“恩情”,他从一开始就死心塌地的追随着蒋介石的步伐,哪怕是蒋介石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,黄维虽会犹豫,但是之后也会坚决执行。
以至于在国军战败之后,黄维还是一直坚守着对蒋介石、对国民党的“愚忠”,不肯反省自己的错误,并且执着于与组织、人民作斗争,最终为自己和家人下半生的悲剧,埋下了深深的伏笔。
四、苦寻多年——妻女在外焦急等待
当初黄维在被俘后不久,蒋介石便命人告知黄维的妻子——蔡若曙,谎称黄维已经在战场上阵亡,并且还像模像样的为他举办了一场追悼会,随后便带领着国民党残部退至台湾。
虽然蔡若曙在当时听信了蒋介石的话,也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,但是她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:黄维没有死!于是坚信丈夫还活着的蔡若曙,在几个月后,还是想办法带着孩子逃离了台湾,来到了大陆。
好在上天对于她还是有那么一点怜悯之心,在经过多年的打探之后,蔡若曙最终得知黄维当初是被解放军俘虏了,并没有战死沙场,于是一度濒临崩溃的她,选择在上海定居,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。
要知道,当时的战犯家属身份敏感,简直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,所以他们的妻子基本上能离婚的离婚,能改嫁的也都改嫁了,总之,最后做到一如既往的等待着丈夫归来的,那真的寥寥可数。
而且在那个艰苦的年代,一个没有丈夫的帮衬的女人,想要独自抚养几个孩子平安长大,还要供他们读书,是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,不过即使如此,蔡若曙还是没有放弃对黄维的等待,一直都在苦苦坚持着。
好在中央和政府得知她们孤儿寡母的生活不易,对她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帮扶,不仅给蔡若曙安排了上海图书馆的工作,还解决了她与黄维的两个孩子的入学问题。
其中他们的大女儿——黄敏南,更是在周总理的亲自批准之下,成功获得了复旦大学的入学资格,小女儿——黄慧南也在经历了各界众多领导的帮助后,顺利的进入到了上海的北郊中学进行就读。
除此之外,在1956年的时候,中央还特批了蔡若曙和黄敏南前来看望黄维,并且还向他们透露出,这些战犯如果表现良好的话,日后也保不齐会得到赦免的机会,嘱咐她们对黄维进行改造劝说,也好早日一家团聚。
不过,黄维虽然对于中央允许妻女对自己进行探视的行为很感激,但是在认错悔过方面,他始终是很倔强,不肯有一丝丝的服软,所以黄维的名字,最终还是被划出了1959年的第一批特赦名单。
以至于蔡若曙在得知,当初比黄维还晚时间进去的杜聿明、王耀武等人,都在这一批的特赦人员中,但黄维却没有被放出来之后,便以为他再也没有出来的机会了,于是不堪长期等待的她在万念俱灰之下,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。
虽说蔡若曙后来被同事及时发现,送往医院给救了回来,但是丧失了生活希望的她,在往后的日子里,还是慢慢地患上了精神类的疾病,时哭时笑的,甚至一度到了无法正常工作的地步。
好在当时的上海图书馆对于蔡若曙的遭遇,那是非常的敬佩和惋惜,于是便破例地给她办理了退休手续,让她在能领取退休工资的同时,还能享受到国家公费医疗的待遇。
五、思想松动——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
在妻子自杀的消息传到管理所之后,黄维一时间大为震惊,也顾不得和管教人员做对了,他开始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中,并且每天在心中默默的问自己:
“难道一直以来我都是错的吗?”
等到后来得知妻子被救了回来,并且还被特批提前退休之后,黄维一时间又喜又忧的,外加上年龄过大的因故,竟然引发了黄维肺结核、腹膜结核、淋巴结核、精囊结核和附睾结核等5种结核的同时病发。
眼看着黄维就要因此而丧命,周总理连忙下令批示,让工作人员拿着重金去香港换来了一批特效药,最终耗费了4年的时光,才彻底将其成功治愈。
其实黄维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战犯,只是其自幼受到的“忠君爱国”的儒家教育,让他始终过不了心里“忠诚”于蒋介石的那道坎,但是面对着政府多年如一日的优待,外加上这几次的“救命之恩”,黄维思想上的顽固堡垒,渐渐开始松动。
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黄维虽然嘴上依旧不饶人,但是在管理所日常的学习中,却不再抵触那里的思想教育,开始尝试着接受和学习共产党的思想主张。
而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,惊讶地发现黄维这个“刺头”,居然一改往日的作风,不再闹事儿之后,大喜过望,于是就立马将这一消息上报给了中央。
中央的领导在得知黄维的改变之后,也是感到非常的欣慰,所以为了更加生动、直观地向他展示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性,特意批准了黄维参加1965年的天安门庆祝活动。
在出游的这一段时间里,黄维不仅在沿途感受到了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,看到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,更是在中央的安排之下,在锦江饭店见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小女儿——黄慧南。
要知道,当初黄维在被蒋介石紧急派往淮海战场之时,黄慧南还只是她母亲腹中的一个尚未成型的胎儿,所以说对于这个从未谋面的女儿,黄维是特别的内疚,以至于在两人刚见面之时,黄慧南仅仅是叫了他一声“爸爸”,就顿时让他方寸大乱。
虽然黄维一眼就能看出来,小女儿对自己的疏远,但是黄维也明白黄慧南的无奈,毕竟在她出生之前,自己就已经被俘,十几年的光阴改变了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儿了,所以黄慧南不亲近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不过黄维还是滔滔不绝的和女儿讲述着,自己这一路以来的所见所闻,言语中还会时不时地透露出对共产党的赞叹,由此可见,这一趟出游,对于黄维思想上的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。
六、彻底转变——最后被特赦出狱
在这次庆祝活动结束后,黄维深深地被共产党所建设的新中国给震惊到了,所以说他开始初步地尝试接受,逐渐转变为主动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。
外加上这几年来,党和政府也没有停止对这些战犯的特赦,所以看着这一批又一批的战犯被陆续释放回家,与家人一家团聚的样子,黄维也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,面对管理所的思想改造,他也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起来。
于是在经历了几年时间的学习,逐渐了解透彻共产党的思想主张后,黄维又决定开始学习《共产党宣言》,因此在1973年1月29日写给蔡若曙的家书中,黄维这样写道:
“若曙,
我现在准备学习《共产党宣言》这一伟大的著作了,需要购买参考资料《共产党宣言提要和注释》,定价1角6分,请你马上买一本寄来,尽量不要耽搁。
黄维”
伴随着黄维在管理所的积极改造,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75年的3月19日,在这一天,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后一批特赦战犯的名单,只见名单上的第一行、第一列,赫然写着“黄维”二字!
当黄维从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这份特赦通知单时,这个白发苍苍、满脸皱纹的71岁老人,竟然像个孩子一样当场嚎啕大哭,一边哭诉自己早年的固执,一边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,一时间,竟然激动到语无伦次起来!
随后在3月21日的时候,黄维便坐上了阔别27年之久的回乡列车。
七、工作优秀——被台湾邀请“访问”
在被特赦之后,黄维不仅成功地和自己的一家人团聚,还被中央特别邀请到北京的全国政协委员会工作,专门负责研究战争相关的文史资料,每个月享受着200块的工资待遇。
对于组织的这份安排,黄维那是感动得泪流满面,因为他实在是没想到,原来战犯出身的自己,还能在新中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!
所以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对于这份特别的工作,黄维那是极为认真,生怕辜负了党和政府的期望,并且由于工作优秀,能力出众,在1978年的时候,黄维还当选上了政协常委。
伴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,黄维在国内的名声也越来越大,一时间竟然还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注意!
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两岸关系比较缓和的时候,台湾当局便向黄维发出了访问邀请,并承诺会一次性补发他被俘27年以来的全部工资,对此,黄维表示自己有准备去台湾的打算,但不接受台湾当局的薪水补偿,并坦言声称:
“共产党待我不薄,我去台湾只是为了见一见故友,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尽些绵薄之力。”
随后黄维便开始积极筹备访台的相关事务,不过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,就在黄维准备好了一切,即将要前往台湾的前夜,意外却突然发生了......
八、意外去世——被葬在北京八宝山
时间回到在1989年的1月,这时已到耄耋之年的黄维,在从香港参加完交流会之后,还没来得及休息,又转身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两会的提案准备工作之中。
虽然此时黄维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,但是为了两岸的早日和解,和祖国的统一大业,黄维是丝毫也不顾及不上自己的身体,即使众人都劝他好好休息,但是他还是一如原先的模样,固执又倔强的说:
“趁我现在生活还能自理,神智也还算清晰,我一定要竭尽所能的,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贡献一份力量,不然我会遗憾终身的。”
于是在忙完两会的提案工作之后,黄维又开始四处奔走,去办理相关的访台许可证。
然而意外的是,在黄维好不容易办好了一切手续,即将赶往台湾的前一夜,也就是1989年的3月20日,由于过度激动和劳累的多重因素,最后心脏病突发,不幸去世,享年85岁。
其实这么多年以来,黄维为两岸和平统一的大业做出的贡献,中央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也是都看在眼里,所以说在最后,中央特意在全国为他举行了追悼会,并破例批准黄维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。
至此,黄维结束了他这悲惨而又伟大的一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点资讯
- 2025-02-03推荐豆瓣9分以上的十大国产神剧,最高9.7分,值得反复观看!
- 2025-04-12老领导曾逼我辞职,退休后到我市旅游,他订好饭店却让我请客吃饭,我悄悄买单愣住了
- 2025-03-082025年2月20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活鲤鱼价格行情
- 2024-12-221948年黄维战败,被俘后强烈抵触改造,27年后才幡然醒悟,为何?
相关资讯
- 1948年黄维战败,被俘后强烈抵触改造,27年后才幡然醒悟,为何?
- 推荐豆瓣9分以上的十大国产神剧,最高9.7分,值得反复观看!
- 老领导曾逼我辞职,退休后到我市旅游,他订好饭店却让我请客吃饭,我悄悄买单愣住了
- 2025年2月20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活鲤鱼价格行情